437ccm·必赢国际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以青春之名,续窑火之魂|437ccm·必赢国际“瓷韵传承”暑假社会实践团队走进耀瓷之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
发布日期:2025-07-17    访问量: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会计学院瓷韵传承暑假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7日至16日奔赴铜川市耀州区,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通过博物馆参观、共建基地签约、非遗传承人访谈、制瓷工艺体验和耀瓷精神宣讲等形式,全方位挖掘耀州窑文化内涵,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

耀瓷寻根育新苗,校企携手谱华章

会计学院师生走进耀州窑博物馆,开启文化探寻之旅。在馆方引导下,师生们系统参观了唐至明清的耀瓷珍品,近距离体悟“巧如范金、精比琢玉”的技艺精髓与文化底蕴。沉浸式的讲解与实物观摩,让这门千年非遗技艺在师生心中留下直观而深刻的印记。

次日,“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基地”签约揭牌仪式顺利举行。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建集实践教学、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于一体的协同育人平台,通过文物保护、展览策划、非遗工坊等特色项目,培养新时代文化传承使者。耀州窑博物馆馆长期待以基地为纽带,吸引更多青年投身文化保护

寻踪非遗传承人,研学悟透匠人心

团队走进非遗传承人工坊,深度探寻耀州窑制瓷技艺。传承人现场演示了从原料甄选到拉坯、刻花、烧制的全流程,指尖翻飞间,素坯渐显神韵,其娴熟技艺令团队成员赞叹不已。

 

围绕技艺传承、创新发展等话题,团队对传承人展开专访。传承人结合数十年制瓷经历,讲述了耀州窑技艺的薪火故事与传承困境,寄语青年学子接力守护非遗。近距离观摩与深度对话,让团队不仅掌握了制瓷流程的细节,更真切感悟到传承人坚守古法、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亲手抟土制瓷韵,深植匠心入心怀

在耀州窑工坊,团队成员开启了制瓷实践体验。在专业师傅指导下,大家系上围裙变身 “小工匠”,专注尝试拉坯、刻花等核心技艺。

拉坯环节看似简单,实则考验手眼力道的精准配合。初学时坯体屡屡变形,但成员们反复揣摩技法,在师傅一次次手把手的纠正与引导下,大家的手感日渐纯熟,从最初的手足无措到后来的从容掌控,一件件带着独特创意的瓷坯终于在旋转的拉坯机上慢慢挺立成型这场沉浸式实践,让团队成员既直观触摸到制瓷技艺的精巧繁复,更真切体会到匠人“千锤百炼”的坚守,心底的文化传承责任感愈发清晰。

寻迹古迹承薪火,文明血脉永流长

团队探访了铜川博物馆、耀州窑唐宋遗址及唐宋陶艺工坊。在铜川博物馆,丰富的文物展品勾勒出铜川地区历史文化脉络,助力团队了解耀州窑文化历史;步入耀州窑唐宋遗址,残窑与瓷片堆积层静静勾勒出当年“十里窑场”的盛景;而在唐宋陶艺工坊,现代工匠复原的唐宋制陶工艺,让团队直观感受到古今技艺的传承与交融

在崔主任的引领下团队走进耀州区文化馆,系统了解了当地民俗风情、历史事件与文化名人,并围绕非遗传承的困境、“IP+非遗”的实现路径及传统宣传模式的突破等话题展开深入采访。次日,团队走进铜川市第一中学开展耀瓷精神宣讲,通过介绍耀州窑的历史文化、制瓷技艺及非遗传承意义,鼓励同学们熟知家乡文化,勇担耀瓷精神的传承者与传播者。

此次探访耀瓷文化社会实践之旅,同学们不仅深入了解了耀瓷文化,更在实践中培养了传承文化的责任感。团队成员纷纷表示,要以此次实践为契机,把个人成长与文化传承紧密结合起来,用青年的声音讲好耀瓷故事,以青春的力量推动非遗传承,让千年窑火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