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审计教研室于8月27日在实验楼311教室成功举办了说课交流会。八位优秀的青年教师:樊赛兵老师、刘漾老师、张瑾老师、吕冰倩老师、武英子老师、李燕昭老师、谭丽娜老师、解春玉老师分别进行了精彩的说课。张欣丽老师,李昂老师、王碧瑶老师、南美瑶老师受邀担任此次说课交流会的点评教师,就课堂教学给出宝贵建议。

首先,由《内部控制制度》课程授课教师樊赛兵、刘漾、张瑾、吕冰倩、武英子五位教师进行说课。樊赛兵老师从课程导入入手,强调了内控课程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他分享了如何通过真实案例增强学生的风险识别与控制设计能力,为课程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刘漾老师介绍了课程内容设置,聚焦课程内容的模块化重构,通过设置分层教学目标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张瑾老师则结合课程要求和目前就业市场的岗位需求,详细介绍了课程培养目标,使课程学习更加有的放矢。吕冰倩老师和武英子老师分别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各自的教学思路与实践经验。吕冰倩老师聚焦“思政融入”,展示了如何将职业道德、诚信教育等内容自然嵌入课堂教学。武英子老师则演示了如何利用信息化工具开展互动教学,提升课堂参与度。每位老师的说课各具特色,展现了深厚的教学积累与鲜明的个人风格,为在座教师提供了宝贵经验。





随后,三位新晋教师李燕昭、谭丽娜、解春玉分别就新学期承担的《税收学》《信息技术与会计信息化》、《会计职业道德》课程进行了说课展示。李燕昭老师介绍了《税收学》课程,从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税种入手,引导学生理解税收的重要性。她准备充分、表达清晰,展现了年轻教师的教学活力与创新意识。谭丽娜老师承担的《信息技术与会计信息化》课程,介绍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她表示:“会计软件经历了电算化、信息化,来到了智能化的时代。技术的进步不仅加快了会计核算的速度,还使业务分工更精细,业务流程更标准。”
解春玉老师则介绍了《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结构与学期安排,强调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行业最新动态和典型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教师们准备充分、表达流畅,展现了年轻教师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职业潜能,获得了现场教师的一致好评。



说课环节结束后,张欣丽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张老师强调,首次课是整个课程的开场白,作为授课的“就职演说”,占先入为主之优势,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十分重要。她建议教师们要提前熟悉点名册,提前熟悉教学设备,带好授课文件,做好充分准备。张老师还建议,教师要注重课程导入的设计,通过提出问题、展示案例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要明确课程目标与考核要求,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学习预期。

本次说课交流活动持续近两个小时,内容充实、讨论热烈,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展示自我、互学互鉴的平台,也进一步明确了新学期的教学重点与创新方向。活动加强了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教学经验的分享与传承,特别是为新晋教师提供了学习机会,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教学工作要求。
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将根据交流获得的启发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效果。审计教研室今后将继续完善教研活动机制,推动教师教学能力持续提升,为培养高素质审计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图文来源:谭丽娜
审核:审计教研室